遠傳打造第二成長曲線 開創ESG新經濟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透過新經濟服務轉型,尋找第二條成長曲線,且在淨零趨勢下,如何讓成長與永續雙軌並行,更是關鍵。遠傳電信本身非用電大戶,但提供電信網路服務,因此也有高達70%的用電量都集中在基地台,因此遠傳除了持續透過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創新技術達到低碳營運外,對外也協助打造更具智慧且韌性的市民生活服務。(圖/ 李建樑攝)
當永續成為新顯學,如何將DNA注入企業營運與產品服務中,甚至開創ESG新經濟?遠傳15日在論壇中分享自身成功經驗。井琪表示,遠傳在ESG各面向都有不同程度的著墨,包括在環境面打造友善環境的低碳營運,在社會面則看好遠距醫療是5G最先落地的應用,並強調這是剛性需求。
遠傳目前已在全台12縣市、35個偏鄉衛生所部署,總涵蓋200多個村落提供遠距醫療服務,除了解決急迫的醫療需求外,從另一個角度看,遠距醫療也能有效降低碳排,下一步遠傳也致力將遠距醫療服務推廣到都市中,預期可創造許多減碳效益,另外在治理面,則是致力打造智慧韌性城市。
井琪表示,遠傳本身雖非用電大戶,但因提供電信網路服務,全台基地台遍佈,年用電量6億度電還是很可觀,且其中有71%都集中在基地台、機房加資料中心將近26%,而門市與辦公室用電則僅約3%。
遠傳因此在初始蓋5G基地台時,就透過大數據分析參考過往4G用戶輪廓,透過AI選址達到精準設站,雖相較其他電信商少了3,000個基地台,但卻能繳出全球通訊服務體驗評選最佳的成績單。
另外,遠傳也透過AI與大數據分析導入混頻和休眠模式,可在使用頻率比較低的時段自動減少基地台用電,據悉,目前可達到年省4,000萬度電,減少2.4萬噸碳排。且在基地台回收機制上,遠傳回收率達到98%,預期可達成50%節能效益。
而在達到低碳營運的同時,遠傳近年也透過新經濟服務轉型,打造智慧與韌性的城市生活,而與電信商最密切相關的,就是詐騙問題。井琪引用警政署調查數據表示,詐騙案層出不窮,平均每天至少有3位國人會被騙、年損失高達新台幣42億元。
井琪表示,遠傳在2018年時獲刑警局關切,發現詐騙電話多來自遠傳門號,此也激發遠傳將機器學習技術投入到智慧辨識詐騙者的研究中。遠傳因此從詐騙資料中抽絲剝繭,找出詐騙電話的特徵:包括通話對象、通話長度與移動性等,並將AI模組導入到終端電信服務中,也因此成功降低詐騙案成功機率,還因此獲刑事局頒獎肯定。
另一方面,遠傳也透過5G服務在高雄亞灣區打造智慧巡邏車,可即時辨識贓車、提供偵查等,協助警務執勤量能。而看準電動汽機車蓬勃的發展趨勢,遠傳除了提供一站式充電服務建置外,也思考到永續的部分,其與Gogoro合作,將汰役電池回收再利用做成小型UPS,並導入AI技術進行能源管理與調控,以提供交通號誌用電,避免有朝一日又面臨全台大停電之際,交通至少不打結。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DigiTimes 廖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