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井琪:遠傳「大人物」新經濟與綠能產業關係密切

井琪:遠傳「大人物」新經濟與綠能產業關係密切

遠傳(4904)總經理井琪(附圖)表示,幾年前遠傳就已經開始推動數位轉型,提倡新經濟的概念,固然是因為當時電信業在月租費客戶領域已經飽和,業者荷包越來越緊,如何找到第二個成長動能就成遠傳的目標。

當時設定的「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三大領域,隨著科技越來越成熟,遠傳除了用這樣的科技去幫助企業轉型,更發現做的許多專案其實都是「green project(綠色項目)」。


井琪說,當時其實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再次證明,能夠把對的事情做好,理論上那件事情就會是對的事情,遠傳也期待用電信5G專網的能量,搭配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持續提供產業轉型過程中的技術與支援。

就整體能源使用環境而言,井琪指出,能源端勢必要加快電網脫碳、加大再生能源替代,工廠則要妥善用電,提升效能,農業領域也可以透過土壤肥料消費稻米剩食的管理來降低浪費與碳的逸散,交通更可以棄油換電,並以智慧化的號誌系統,來優化城市交通。

井琪指出,智慧城市是遠傳相當著墨的領域,包括在能源使用方面以切入儲能應用,為偏鄉地區民眾提供5G偏鄉遠距診療的服務,乃至先前1,200多所學校、逾20,000間教室的「班班有冷氣」能源管理系統,以及切入智慧路燈、下水道智慧監測系統等等與城市基礎建設有關的應用,遠傳都已經有營運實績推出。

另一方面,工業園區升級的迫切性,也帶動了諸如對於多元化電力的需求、智慧園區的管理系統連結各個子集,而工廠機房內的智慧產線、乃至通訊設備的基礎建設等等,都會是遠傳可以持續耕耘的領域,由電信業者和製造業者合作,同步提升雙方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在交通領域,台灣目前有汽車700萬輛,機車1400萬台,雖然有電動車2.4萬輛,電動機車60萬台,但相較於燃油車來說,電動車的比例依然很低。

井琪認為,除了將公共運輸建設得更加方便,後續的配套措施,還包括了讓電動車、電動機車的廢電池回收產業也必須建置起來,「讓整個產業循環的cycle完整地運轉起來。」 以遠傳自身用電與節電目標來看,預期在2048年達到完全的淨零碳排。

井琪說明,遠傳目前一年使用約6.1億度電,遠傳透過AI分析站址、期望未來將優化5G基地台的佈建,可少建3000站以上,帶來年省6000萬度用電、約3萬噸碳排的效果。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環境永續
永續發展目標
  •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 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
  •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MoneyDJ新聞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