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 馬祖居民也能享有醫學中心等級診治醫療
手肘冒出硬塊,按壓時疼痛,且手臂上布滿了蟹足腫,20多歲陳先生住在連江縣,想尋求皮膚科醫師診治,但當地沒有皮膚科診所,而縣立醫院每兩周才有一次醫師駐診,在健保遠距會診協助下,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宥嘉在另一端看診、觀察病灶、開藥,提供離島醫療照護「零距離」貼心服務。(圖/健保署提供。)
陳先生表示,自己應該有蟹足腫體質,肩膀兩側都有紅紅突出肉團,影響外觀,讓他即使大熱天,也不敢穿背心、打赤膊。最近手肘附近又冒出硬塊,按壓時發覺硬塊、且疼痛,擔心蟹足腫往下竄。
由於連江縣立醫院並無專任皮膚專科醫師,健保署台北業務組透過「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由亞東醫院皮膚專科醫師每兩周一次至馬祖當地駐診。
陳先生說,如果錯過了,就得再等兩個星期,不然就得先掛家醫科,但又擔心醫師不夠專業,最近得知連江醫院提供皮膚科遠距醫療,希望藉此解決皮膚困擾。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遠距醫療與疫情下的視訊看診不一樣,前者由另一名醫師執行檢查行為,透過皮膚鏡、眼底鏡、耳鼻喉鏡等醫療儀器檢查病患病灶,再透過系統將檢查結果傳至另一端醫師,兩名醫師討論後,確定病因,開立處方。
以陳先生為例,由連江縣立醫院急診專科醫師曹玉舲執行皮膚鏡觀察其手肘硬塊、手臂突出紅斑,並做生理檢查(觸診),亞東皮膚科醫師陳宥嘉則在亞東診間觀察影像資料,並透過視訊問診,與曹玉舲討論,最後診斷結果手肘部位為毛囊炎,手臂則確實為蟹足腫,必須持續服用類固醇藥物。(圖/健保署提供。)
「數位醫療科技可以縮短城鄉差距」亞東院長邱冠明表示,在皮膚鏡、眼底鏡等儀器協助下,讓五官科成為遠距醫療的第一步,讓馬祖等離島居民也能即時獲得醫療服務。
李伯璋表示,為提升離島地區專科醫療服務,去年(110年)8月起,委請亞東醫院每周提供皮膚科遠距會診,利用皮膚鏡遠距設備,讓連江縣1.3萬在地居民也可享有醫學中心等級皮膚專科醫師診療服務。
截至111年6月提供29診次皮膚科遠距會診,服務71人次,盡管人數不多,且健保必須額外支付會診費用,但能夠補足離島地區專科不足的醫療窘境,獲得在地民眾肯定。
健保統計,110年共挹注馬祖地區醫療費用1.4億,民眾滿意度高達9成。李伯璋說,健保署積極推動遠距的專科醫療服務,除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五官科)及急診療之外,今年還增心臟內科、胃腸科、神經內科、胸腔科,在資訊通訊科技協助下,讓偏鄉離島民眾也能即時獲得專科診療服務。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聯合報/ 記者 李樹人 /連江縣即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