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萬六千呎到凡間!遠傳執行副總胡德民:我重新開始學習看財報
走進遠傳位於內湖的辦公室,窗邊的會議電話亭、角落的懶骨頭沙發,彷彿是走進一家新創公司。
近年,遠傳喊出「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轉型策略,也找來不同背景的人才帶領團隊,像是現任總經理井琪,過去在美國電信公司AT&T任職超過23年,去年加入遠傳的執行副總胡德民,過去則在微軟服務約14年。(圖: 蔡仁譯)
在今年疫情高峰時,胡德民帶領團隊跟亞東醫院合作,透過AI Chatbot技術,協助紓緩大量防疫諮詢需求,即將加入遠傳滿一年,胡德民觀察,遠傳的轉型很不一樣,因為總經理自己就很懂技術,而他也形容自己,就像從三萬六千呎的高空回到地面,為什麼這麼說?
從微軟到遠傳,胡德民:文化是關鍵
胡德民在微軟服務14年時間,先前擔任技術中心總經理,並在2021年8月加入遠傳,負責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
在微軟工作時,可以站在全球市場的高度看趨勢,來到遠傳後, 胡德民認為最大改變是「接地氣」,比方說過去雖然擔任管理職,卻因為組織龐大,10多年來沒有看過財報,到了遠傳後,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影響營運績效,必須重新學習讀財報,「以前在外商,像是站在三萬六千呎指點江山......現在數位轉型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反映在財務上。」
之所以會加入遠傳,胡德民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大關鍵。他分析,待過外商的高階主管,要轉換到本土上市櫃公司上班比較難,主要是企業文化差異過大,從績效考核、形式風格都不同。
現在的總經理井琪,同樣是外商出身,胡德民回憶第一次見到井琪,是她來到微軟取經數位轉型相關資訊,遠傳前一任執行副總剛好要退休,於是井琪邀請胡德民加入,「她(井琪)很外商,我當時才會考慮加入。」
會看架構圖的CEO,胡德民眼中的井琪
正因為有相似的特質與背景,過去近一年時間裡,兩人除了在溝通上幾乎沒有障礙,胡德民也看到了遠傳的不同。
過去在微軟時,胡德民發現很多企業說要轉型,但做起來總是卡卡的,一大原因可能是領導者本身對於數位轉型的理解不深,「重點是CEO本身懂不懂!以及是否有清楚定見。」才有可能向下推動人才、組織的轉變,據胡德民觀察,有這樣特質的領導者並不多。
由於井琪本身是資訊背景,因此在做許多資訊決策時,都可以相對精準,胡德民形容:「她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老闆,可以跟外商說:『直接跟我談架構圖!』,她是會拿架構圖出來看的,那時候的她不是CEO,IT魂瞬間上身。」
當大家都在喊要推數位轉型,胡德民用他過去的經驗分享,「遠傳數位轉型是玩真的。」在兼顧電信業合規、穩定的前題下,同時做到創新與突破。以這次本土疫情爆發來說,胡德民帶領團隊以遠傳本身的大數據團隊、AI Chatbot產品為基礎,跟亞東醫院合作在兩周的時間內,就推出防疫功能的客服系統。
胡德民形容,這樣的工作風格與效率,就足以見證遠傳已經不只是電信公司,而像是一家科技服務公司,這一切都跟領導者從上到下的心態與高度有很大關係,「有這樣的老闆,非常難得。」他說。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出處:數位時代 高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