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環境永續 遠傳強攻循環經濟
攜手愛立信,回收98%電子廢棄物。
環境永續是全球政府及標竿性企業追求的重點,遠傳電信昨(1)日表示,積極邁向環境永續目標,成為台灣首家加入愛立信「全球電信設備環保回收服務計畫」電信營運商,該計畫將回收高達98%的電子廢棄物,最終掩埋率僅2%,遠高於歐盟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EU WEEE)建議的80%回收標準。
遠傳預計,截至今年底,遠傳將汰換上萬台3G/4G基地台,除每一座基地台將以高標準清運,回收高達98%的電子材料,大幅降低退役通訊設備對環境的影響,替代的新設備更具備優異節電技術,在相同功率、低網路負載下,可達成50%的節能效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NCC)主委陳耀祥表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創造產業轉型的循環經濟將扮演重要角色,而資源循環零廢棄更是台灣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行動通訊服務深入台灣每個人的日常生活,NCC除促進行動科技創新發展,也持續關注永續作為。
陳耀祥說,樂見愛立信與遠傳透過科技創新與前瞻的永續行動,降低環境衝擊,相信將發揮示範效果,帶動整體產業邁向共好。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長期投入社會公益,更積極以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力為引擎,對內落實低碳營運;對外推廣ICT創新應用,打造低碳智慧城市。包含以AI大數據進行「基地台選址」、優化網路,以最精簡的基地台數量達到最佳網路品質。
井琪指出,透過加入愛立信的環保回收計劃,汰舊的基地台清運、拆解分類為電子材料,進一步達成98%的回收再利用率,在每一環節盡最大的減碳努力,逐步累積可觀的減碳效益,共同朝向2050淨零目標邁進。
愛立信自2005年推出「全球電信設備環保回收服務計畫(Ericsson Global Product Take-Back Program)」,制定嚴謹的環境管理標準,針對汰舊電信設備進行產品清運、拆解分類、回收處理、提高能源效率等步驟,透過多元方式創造循環經濟,大幅降低電子廢棄物的最終掩埋率至2%。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