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三成四民眾以收藏心態看待虛擬資產  遠銀 Bankee 點出三大核心價值:稀缺、傳承、增值

三成四民眾以收藏心態看待虛擬資產 遠銀 Bankee 點出三大核心價值:稀缺、傳承、增值

 在加密市場自高點回落、投資情緒逐漸回歸理性的背景下,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公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發現除獲利動機外,已有 34.8% 的持有者以「收藏品」角度看待虛擬資產。此一趨勢顯示,虛擬資產於臺灣市場的定位正從投機性交易,逐步轉向具備長期價值的資產類別。

調查指出,持有虛擬資產的主要目的包含:87.4% 為「投資獲利」、34.8% 為了「持有收藏」、30.3% 用於「支付或匯款」。遠東商銀Bankee社群銀行 分析,收藏成為第二大持有動機,主要與虛擬資產的三項特質相關:稀缺性、長期增值期待與可傳承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於今年 9 月比特幣創下歷史高點期間進行。雖然其後行情回檔,但從數據可見,持有者不再只著眼短期波動,而是逐步重視虛擬資產的長期價值與配置意義。

一、稀缺性提升價值認同:虛擬資產成新世代「限量收藏」

比特幣 2,100 萬枚的固定供給,使其天然具備稀缺屬性,也讓許多持有者逐漸以「收藏品」視角看待比特幣等主流虛擬資產。

對新世代而言,虛擬資產不再只是價格波動的反映,而更像是科技時代的限量收藏品,其稀缺性與獨特性已成為重要的價值來源。

二、可傳承下一代:無國界、易管理、去中心化的跨世代資產

調查顯示,持有者對虛擬資產的熟悉度由 2023 年的 6.49 分提升至 2025 年的 7.5 分(滿分 10 分),代表市場正在邁向「認知成熟期」。這意味虛擬資產已不再僅被視為短期工具,而逐漸成為具備跨世代傳承潛力的資產形式。
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 AI 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表示,相較於房地產、藝術品或股權,虛擬資產具備高度分割性、跨境管理便利以及免去複雜過戶程序等優勢,使下一代得以更低成本、更高彈性地承接資產。透過冷錢包可自行管理虛擬資產,更能落實資產自主權,而去中心化特性亦更符合新世代重視自由與透明的價值觀。

三、獲利仍為主流,但「收藏心態」正在成形,市場更趨成熟

雖然大多數持有者仍以獲利為主要目的,但收藏心態的浮現,象徵市場觀念已逐步從短線交易轉向長期布局。戴松志指出,當投資人願意以收藏者的角度看待虛擬資產,背後代表的是長期持有的態度,也意味著他們認同虛擬資產具備可代代傳承的長期價值。

整體而言,虛擬資產正從單純的投資標的,演進為兼具收藏、傳承與長期增值潛力的跨世代資產。此趨勢反映臺灣虛擬資產市場已達到重要轉折點,正邁向下一階段發展:「價值、時間與信任」將逐步取代「情緒、炒作與短期波動」。

更多資訊,請見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https://bankee.link/8cly3u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公司治理
永續發展目標
  •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遠東商銀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