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金融機構將成為臺灣虛擬資產的重要信任支柱

金融機構將成為臺灣虛擬資產的重要信任支柱

2025年虛擬資產市場除了起伏波動,一連串安全事件更是引起關注!從國外交易所 Bybit 遭駭、到國內交易所冷錢包被盜,都凸顯出虛擬資產安全與信任的強化刻不容緩。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在《2025 年虛擬資產調查報告》中揭示,持有者對信任與安全的態度,正直接影響其平台選擇。

七成未遇詐騙  14.7%曾遇詐騙並造成財損

調查顯示,雖然有 70.7% 受訪者表示沒有遇過虛擬資產相關詐騙,但依然有14.1% 曾遇詐騙並造成財損,另外15.2% 遇過詐騙但沒有造成財損,是需要正視的警訊。整體而言,交易安全仍是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是促進虛擬資產成長的關鍵動能。

獲利有感、信任未滿  安全疑慮指數 5.7

受訪者的安全疑慮指數平均為 5.7(滿分 10),顯示臺灣虛擬資產持有者儘管獲利表現良好,仍對安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慮。這反映了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資安風險和詐騙事件仍造成市場擔憂,亦凸顯信任是重要課題。

安全與便利兩難:普遍支持提高驗證門檻

交易所與銀行若提高開戶驗證門檻以降低詐騙風險,平均分數達 6.26 分(滿分 10),10 分( 23.4%)是各分數選項中最高,顯示受訪者普遍願意接受更嚴謹的安全措施,以提高交易信任保障,這與 2023 年調查發現 57.3% 的持有者希望採用與金融機構相同的監理強度,呈現一致態度。

不過,仍有不少受訪者選擇5 分(14.9%)與1 分(12.0%),這意味著雖有一部分受訪者極力支持強化安全機制,但另一部分則傾向維持操作便利,顯示在安全與便利之間取得平衡仍是市場發展的重要課題。

幣放哪裡最安心? 數據勾勒出『安全焦慮三角』

90% 持有者將虛擬資產存放於中心化交易所 ,30%使用去中心化錢包,33% 同時選擇放冷錢包保存。數據正勾勒出持有者的「安全焦慮三角」,將幣放在交易所最方便,卻難免面對信任危機;使用去中心化錢包能掌握自主權,但操作失誤與詐騙風險隨之而來;而冷錢包雖最安全,卻犧牲了即時性與流動性,持有者在便利性、掌控權與安全性之間取捨,難以完美兼得。

六成看好銀行託管  傳統金融機構具信任優勢

60.5% 的受訪者認為銀行適合託管業務,顯示大眾對銀行合規監管的信任度較高,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優勢被市場所肯定,這為傳統金融機構進入虛擬資產領域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基礎。

七成持有者以國外交易所為主  流動性與多元幣種成幣圈玩家剛需

「僅使用國外交易所」佔28.7%、「兩者並用(但國外比例較高)」佔44%,等於有 72.7%的持有者以國外交易所為主力。相對而言,「僅使用國內交易所」佔8.8%、「兩者並用(但國內比例較高)」佔18.5%,等於僅有27.3%的持有者以國內交易所為主力,顯示國外交易所仍有一定程度的優勢,較受臺灣持有者所青睞。 

在選擇交易所時,「平台安全性」(80.3 %)為持有者普遍最重視的項目,認為國內交易所最大優勢是新臺幣入金便利(82.5 %)、符合法規(68.1 %)與中文客服(55.7 %)。不過,有高達 72.7 % 的受訪者以國外交易所為主力交易平台,原因是全球用戶量大及流動性高(83.8%)、 幣種數量多且更新快(73.0%)、交易手續費較低(53.7%),反映出若國內交易所能在「流動性、幣種多樣性」這兩項國外優勢上逐步補強,即可滿足幣圈玩家的剛需,成為主要交易平台。


遠東商銀 AI 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表示,虛擬資產的未來關鍵,不在「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對立」,而在於「能否建構長期穩固的信任」。安全是市場的最低共識,而信任,才是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他強調,從安全邁向信任,銀行始終是最可靠的力量,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將持續與監理機關及交易所夥伴緊密協作,以金融業的信任機制為基礎,打造更安全、更透明的數位資產生態,協助臺灣虛擬資產市場在信任中穩健前行。

更多資訊,請見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https://bankee.link/8cly3u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公司治理
永續發展目標
  • 良值教育
  •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遠東商銀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