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共築銀髮族健康療育基地
台灣高齡化加速,許多長者雖然壽命延長,卻同時面臨身體退化、社交孤立與情緒低落等挑戰。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指出,長輩走進人生的銀色時光,不該只是漫長的等待與消耗,而應是充滿溫暖、陪伴與生活意義的延續。即便現代醫療手段如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穿顱磁刺激術等,能有效協助改善長者情緒,陳俊霖主任強調,許多患者在症狀改善後,仍缺乏生活目標與被需要的感受。他表示,長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投入的生活節奏,以及重拾價值感與社會連結的機會。
亞東醫院攜手園藝、森林與動物輔助治療專業團體,共同推廣「自然,就是最溫柔的處方」(圖 / 亞東醫院提供)
從開藥到開心,醫師也能開出「快樂處方箋」
英國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制度,讓醫師除開藥,也能轉介病人參與園藝、藝術、運動等社交活動,促進心理與社會連結的整體健康。陳俊霖主任表示,這樣的理念與臨床經驗密切呼應。許多長者透過自然接觸與團體互動,不僅緩解焦慮與孤單,也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重拾生活節奏與價值感。
他也補充,在歐美與澳洲地區,類似的「綠色處方箋」與「森林療癒」計畫早已推行多年,科學實證也顯示,自然環境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化、降低壓力荷爾蒙,有助穩定情緒並促進心理健康。
十餘年耕耘,亞東綠色照護打造自然療癒基地
亞東醫院自 2008年起導入園藝治療至精神復健,透過自然照護協助患者走出情緒低谷。2016年更於安寧病房設置療癒花園、導入治療犬,為末期病人與家屬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多年來,亞東持續與園藝、森林與動物輔助治療等專業團體合作,推廣「自然就是最溫柔的處方」的理念。
陳俊霖主任說明,我們希望不只是治療症狀,更透過環境、活動與人際連結,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意義與節奏。2024年,亞東正式成立「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結合精神醫療與自然療癒,致力為長者、青少年、慢性病患等群體打造更人本、多元的健康支持模式。
陳俊霖主任鼓勵病患,不妨從好種的多肉植物開始,讓生活多一點綠意,也多一份療癒 (圖 / 亞東醫院提供)
療癒花園裡的希望種子,園藝重啟自信與歸屬
78歲的李阿姨,常覺得日子無趣、悶悶不樂。家人發現她情緒低落,便陪她前往亞東醫院就診。陳俊霖主任發現她喜歡在家種花草,建議她參加園藝團體,李阿姨起初猶豫,覺得自己已經會種,不需要再學。陳主任溫柔鼓勵她或許可以當老師,幫助別人一起種花。這句話也在她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幾週後,李阿姨在家人鼓勵下加入團體,不僅迅速融入,還主動分享種花技巧與施肥經驗,成為團體中人氣王「園藝阿嬤」,也常在活動結束後,笑容滿面地與家人分享趣事。陳俊霖主任表示,許多長者透過團體活動找回「被需要」的感覺,這份認同和陪伴,比任何藥物都更能療癒心靈。
醫療不只單是治療,更是陪伴與連結
陳俊霖主任指出,醫療的目標不只是讓數據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重新找回「活著的理由」。我們希望長者不再被動接受照顧,而是能在生活中重拾主動感和價值感。園藝、手作和接觸自然等活動,不僅是休閒,更是情緒復健與認知刺激的重要方式。尤其對長輩來說,當他們發現自己還能做好一件事,並幫助別人時,那種自信和喜悅是最好的療癒。
綠色照護的推廣需要醫院、社區、政府和跨專業團隊共同合作,為長者打造有尊嚴且充滿活力的老年生活環境。亞東醫院將於8月的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設立攤位,每日開放四場「園藝療癒手作體驗」報名,讓民眾親自感受自然療癒的力量;同時安排衛教講座,介紹綠色照護的理念與成果,推動更多人關注長者身心健康。
不再是冷冰冰的醫療,而是一份溫暖的陪伴
「綠色,是自然的顏色,也是療癒的顏色。」亞東醫院深信,在邁入高齡社會的今天,醫療的角色不該只侷限於治療疾病,更應回應長者心中最深的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需要。
透過綠色處方的推動,亞東醫院將自然融入照護,用園藝、手作與陪伴的力量,溫柔地牽起每位長者的手,一起走出孤單與低潮,重新擁抱那段充滿尊嚴與幸福的人生下半場。
【8月高齡展展場資訊:衛教講座】
銀髮族的綠色處方箋
■ 時間:8/8 15:30~16:00
■ 主講人: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俊霖醫師
園藝療癒手作體驗
■ 時間:8/8 – 8/10,每日四場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亞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