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成功守護23週早產女嬰 125天創下生命奇蹟
回想六個月前的加護病房裡,一個只有巴掌大的小生命努力掙扎著,她的胸口微微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像在與世界搏鬥。小粉圓,出生時體重僅600公克,甚至還比一瓶養樂多輕(1瓶才100ml.),肺部尚未成熟,每一個微弱動作,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僅有23週大的她,也是亞東醫院照顧過最年幼的早產寶寶。
歷經125天的日夜,亞東醫療團隊跨科接力,細心守護她的每一次心跳與呼吸。從呼吸窘迫到順利脫離氧氣,從600公克到穩定成長至3,000公克,小粉圓逐漸茁壯。終於在今年8月,媽媽可以緊緊抱起她,感受她的體溫與心跳。今(13)日,亞東醫院特別邀請她回娘家一同慶生,此時的她體重已達4,100公克,健康活潑,成長狀況令人欣喜。小粉圓的微笑,不僅是生命力的象徵,也向所有人傳遞希望與勇氣。(圖 / 亞東醫院提供)
黃金72小時 極早產照護全力開啟
23週的小粉圓提早來到世界時,亞東醫院醫療團隊立即啟動「極早產照護機制」,給予人工肺泡表面張力素,並使用高頻震盪呼吸器,全力守住黃金72小時的生機。這段關鍵時期,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決定生死。團隊需要同時維持體溫穩定、防止感染、精準補充營養、監測心跳與血氧,並細微調整呼吸器參數,每一個微小變化都可能影響生命存續。
小兒部新生兒科主任梁翔醫師說明,極早產寶寶的肺部尚未成熟,無法自行擴張,每一次呼吸都需要設備輔助;心臟、腎臟與消化系統也極為脆弱。從產科、麻醉科到新生兒科,跨科團隊無縫合作,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精準無誤,才能確保寶寶安全度過生命最脆弱的階段。
跨科接力守護 打造婦幼照護典範
亞東醫院長期推動高危妊娠整合照護。當小粉圓媽媽出現早產徵兆時,產科與小兒科立即聯手介入安胎,並準備新生兒重症照護。小兒部主任梁昭鉉醫師指出,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每一刻都關乎母嬰的安全。從媽媽住院、分娩到寶寶出生後的每一個環節,團隊都必須無縫銜接,確保最脆弱的生命能得到即時、精準的照護。
小粉圓媽媽回憶寶寶在加護病房的日子,每天都充滿焦慮,但醫護人員的溫柔與堅定成為她的力量,也讓她深刻感受到團隊的專業與關懷。醫療團隊在哺乳、感染預防與呼吸照護等各方面緊密合作,讓小粉圓逐漸茁壯。出院時,她的體重已突破3,000公克,呼吸穩定;回家兩週後,更順利脫離氧氣,正式展開健康的新生活。(圖 / 亞東醫院提供)
從保溫箱到回家路 讓醫療照護與陪伴延續到家
早產兒的成長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長期的陪伴。彭渝森副院長表示,亞東醫院從住院到返家的照護採「全程陪跑式」,兒科個案管理護理師不僅教導家長居家照護與急救技巧,也持續追蹤寶寶發展,提供情緒支持。他強調,真正的勝利不只是出院那天,而是家庭能穩健地繼續前行。
在衛教講座中,梁翔主任提醒家長,早產寶寶居家照護應注意安全睡眠、餵養管理、成長監測、感染防護、營養補充及疫苗接種。他建議寶寶仰睡於獨立小床,母乳為主、必要時輔以配方奶,並記錄奶量、尿量及排便情況;同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潮,補充維生素D、鐵、鈣、鋅及DHA/ALA,依年齡接種疫苗,高風險可評估RSV疫苗(短、長效)及6個月以上接種流感疫苗。他也提醒,若寶寶出現呼吸急促、發紺、體溫異常、嗜睡、噴射性嘔吐、腹脹或尿量減少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從小粉圓的微笑 看見愛與希望的重量
護理部楊素眞主任表示,小粉圓的故事,是醫療科技、人文關懷與團隊協作的縮影。從保溫箱的一線生機,到滿月時的燦爛笑容,小粉圓用堅韌證明:每一位早產兒,都是被命運選中的鬥士。
在「世界早產兒日」前夕,亞東醫院邀請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張明真與多位貴賓,與醫護一同關注早產寶寶的成長。當媽媽抱著充滿活力的小粉圓出現時,這一刻不僅展現了醫療團隊與家庭共同守護的成果,也提醒社會大眾,早產兒及家庭仍需要更多理解、支持與陪伴。
早產兒照護不僅是醫療專業的展現,更是一場關於生命、家庭與社會支持的接力。亞東醫院將持續深化早產醫療照護體系,完善早產兒家庭支持服務,期望每一位早產寶寶都能在愛與希望中茁壯成長。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新聞來源
亞東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