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製造業」思維,遠東百貨打造綠色商場
不分大小年節、平日或假日,百貨公司總是全年燈火通明,提供每位上門消費的民眾舒適的消費環境與冷暖氣,但,每年卻會因此消耗上億度電,業者該如何做到節能減碳?
對此,遠東百貨的答案是——「製造業思維」。2023年,他們透過精細化的能源管理,不僅成功減少330萬度用電、更減碳6,195公噸,最終達成1.5%的節電成果,遠遠超過原定的1%目標!
遠東百貨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他們以工程部為核心,訂立12個與能源效率和設備維修有關的KPI。這些KPI每月被專責人員定期追蹤、分析。如果分公司表現不佳,工程部會協助找出原因、研擬改善方案;若表現突出者,則會邀請分享、促進同儕學習。
確立目標後,遠東百貨加緊衝刺,短短一年內推動29個節能專案,並且從最耗能的空調和照明設備著手。
全方位推動節能,營收與耗電量開始脫鉤
比方,在空調方面,遠百縮短了部份賣場的空調運行時間,並透過調控冷卻水塔出水溫度、安裝磁懸浮離心式冰水主機及變頻器,並且同時定期檢視設備運轉效率與清潔過濾網,讓空調系統降低能耗。
照明方面,公司更大手筆更換為LED節能燈具,也在停車場導入感應式照明,還根據天候狀況調整亮度。商場設計也同步改變,利用淡色牆面與天花板,提升光線的反射效果。並且確保節能的同時,不會犧牲消費者的體驗。
除此,遠百也對電梯「動手腳」,導入變頻控制、調整離峰運轉模式,並增設自動啟停裝置與溫控風扇,減少不必要的耗能。
整體來看,遠百在2023年合計投入496.2萬元在節能專案,賣場的單位面積用電量(EUI),從2017年每平方米耗電333度,下降至2023年的310。若從營收與用電的關係來看,該公司每創造1,000元營業額的耗電量,更從2017年的4.41度,降至2023年的3.67度,兩者皆有明顯降幅。
對比《天下》兩千大調查數據,遠百持續展現「營業額成長、用電下降」的脫鉤趨勢,2023年營收成長2.4%、達367.25億元,同年用電密集度,卻較前年大幅削減了8%。
下次走進這間綠色商場,不妨注意一下頭頂的燈光、吹來的冷氣,這些宜人的舒適感,其實暗藏著環保和高效率的巧思。
ESG心法
- 對應之SDGs:7 可負擔及清潔能源
- 導入製造業管理思維,透過數據分析與KPI追蹤,提升企業節能績效
- 鎖定高耗能設備進行改善,提高能源使用效益,同時不減損消費體驗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天下雜誌 文・李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