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印度頂大生搶來台修課!元智成台達電人才彈藥庫

印度頂大生搶來台修課!元智成台達電人才彈藥庫

近年來台灣不少企業在印度投資增加,卻也相繼遭遇人才問題。台達電選擇與元智大學合作,打造新型的國際產學模式,他們如何串連台、印兩間大學以及企業的特點,培育能立即投入實戰的國際人才?

走進元智大學電通大樓,在挑高的清水模建築中,學生們穿梭往來,不時能聽到中文夾雜著外語,在積極推動國際化的元智大學,境外生已占總人數的十分之一。2024年,又多了排名印度工程學院前40,SASTRA大學的10位機器人科學、AI領域碩士生。

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是以台達電的新型國際產學合作計畫來到元智,上學期會在電機通訊學院,學習智能製造與自動化技術,下學期進入台達電桃園廠區實習,完成一年學業便會回國,進入台達電印度分公司服務。受訪的印度學生們皆表示:「台達電在印度相當知名,畢業後能進入工作,是我們爭取計畫來台灣的主要原因。」

企業投資印度難度高,轉與學校共育才
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後,台商開始在印度擴大投資。但文化因素與當地政府效能,使得外來企業在印度的發展相當困難。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提到,印度人才外流相當嚴重,連當地政府也很頭痛。若要外派台幹,台灣人到印度工作意願低,中國員工則因中印關係緊張,工作簽證不易申請。「印度相比東南亞,設廠找人更困難,企業轉而與政府或學校合作培養當地人才,」徐遵慈表示。

台達電便是其中之一,其印度區總裁林正彬表示:「印度的自動化人才相對稀少,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有限,學生要在短期內快速積累相關經驗十分困難。」

加上台達電2024年在印度克里斯赫納吉里(Krishnagiri)將有4座新廠陸續完工,因此找上了元智大學協助訓練人才。

元智大學國際長梁韵嘉表示,元智與SASTRA大學以及印度塔塔集團,在培育印度半導體人才已有兩年經驗,與台達電的合作更是水到渠成。(圖 / 元智提供)

加上鄰近台達桃園廠的地利之便,學生實習方便,對印度學生頗有號召力。具備機械工程學位的哈瑞煦(Harish Kumar),分享第一次進入實驗室的深刻印象:「與母校相比,電通學院的實驗室有著更齊全、先進的設備。」

由於要在一學期內完成課程,元智在教學上也展現靈活性。

梁韵嘉指出:「我們融合電通學院內不同的學程,包含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甚至還跨科系請到醫學研究所的老師,教授學生數據科學。

安排印生學中文,加速融入職場文化
此外,台達電希望這批學生能同時具備中、英文和印度泰米爾語能力,減少未來溝通阻礙,因此元智也安排每周一次的華語教學,以及各式交流活動。

印度學生平時與一般學生一起上課、實驗,有助於之後與台灣員工的合作模式。帕麻皮亞(Padma Priyaa)就提到台灣同學的熱心令他印象深刻:「他們都很積極幫忙,會盡量用更簡單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

訪問過程中,可以看到兩位印度生滿臉洋溢對未來一年的期待,特別是下學期的實習。由於在台達電的印度工廠中,有近一成是台灣人, 帕麻皮亞期許:「希望透過這次的交流,能提前適應職場文化,學習到和台灣人的互動以及管理模式。」

4,200多公里,是印度到台灣的距離,透過創新的產學合作,將之轉換為一條人才輸送帶,期待著未來有更多企業跟上,打造國際育才網絡。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社會參與
永續發展目標
  • 良值教育
  •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Cheers 作者/邱煜庭 攝影 / 曾瀅倫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