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景藝術節明天閉幕 兩校師生協力作品有意義又超吸睛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將在明天閉幕,今年在大溪的大漢溪沿岸舉行,這次主題「川行脈動:文化地景與社區美學共創」大溪至善高中家具木工科學生受邀與原住民藝術家伊祐・噶照的作品「自然中重生」一同創作;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老師黃琬雯受邀展出作品「看見,流域 The Place of Silence」,與4位學生也一同參與創作。(圖/元智大學提供)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以「文化地景」的概念,透過藝術創作介入自然地景的方式,來引導大眾對地方歷史認識,串聯社會關係並取得文化意義。今年地景藝術節也回歸至桃園的源頭大溪展出,以「河流」為主,探討大漢溪沿岸自然景觀、多元文化及產業史演進與發展脈絡。
大溪高中表示,「自然中重生」在大溪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展示區,協作的5未木工科學生感到收穫滿滿,桃市府「參與式」藝術創作河流與生活關係,進一步展現人文歷史與環境關懷議題。明日閉幕,大溪高中校長蔡芸芸受邀上台高歌卑南族歌曲,家具木工科主任袁臺均也將帶領學生接受市府頒獎。
黃琬雯表示,「看見,流域 The Place of Silence」,相對其他參展原民藝術家,偏好自然材料與曲線造型,她是建築背景,以南方松為主結構、反射鏡和帆布等現代的材料來構築作品,形式上是幾何形體的飛碟小屋,與周圍自然地景有一種幽默有趣的對話關係。
黃琬雯說,大漢溪的中段居住著許多從東海岸移民過來桃園的河岸阿美族聚落,透過經歷作品來了解原民部落遷移的歷史,以及城市文明發展與水域的關係,學生們也從這次實作過程中體會作品背後意義及習得實作經驗。
元智大學藝設系黃琬雯(左三)帶領同學創作「看見,流域 The Place of Silence」。圖/元智大學提供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新聞來源
聯合報/ 記者 翁唯真 /桃園即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