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輛5G救護車亮相!
去年12月一場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遠傳電信與亞東醫院共同展示全臺第一輛5G救護車,將5G遠距診療更進一步運用到緊急救護上,能即時傳輸病患的生理數據和現場即時影像,讓負責醫師可遠端參考、指導,讓病患救援可以再早一步。
傳與亞東醫院合作,利用5G和雲端打造一個可以和現場救護環境同步的行動急診室,在救護車內能利用5G網路即時傳輸第一視角影像、病患生理數據至急診醫院,由急診室醫師進行遠端指導。
這輛5G救護車裡,配備許多智慧生理量測儀器和影像監測裝置,可提供心電圖、呼吸、脈搏、血氧、體溫監測,而針對大面積傷口的病患,也能透過手持量測儀器來偵測傷口深度和發炎狀況等,這些數據蒐集完後,第一時間會先傳到車上一臺數據收容設備, 再透過5G WiFi路由器回傳到雲端,急診室醫師從一臺配備5G 的iPad平板,就能很快看到救護車上測量的數據結果,不需要等待現場人員回報,就能馬上掌握患者情況。
在救護車整合了遠傳5G遠距診療平臺,除了可以在5G iPad平板上,即時顯示不同生理測量數據,還可將多個不同監測影像畫面整合在同一個平板螢幕上來觀看,現場人員也能使用它與急室醫師進行視訊通話,並可提供多方即時遠距會診。
遠傳表示,目前最多可以支援6方會診,由多位不同專門急診醫師遠端提供指導。因為是在平板螢幕上分割多個視窗同時進行視訊與通話,還要同步處理現場救護影像和即時監控病患生理變化情形,也因此,這些影像傳輸畫面要夠清晰, 而且能夠即時反應,醫師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來爭取更多黃金救助時間,就需要透過5G大頻寬、低延遲才能辦到。
另外,現場急救人員施予急救時,遠端醫師也能經由現場人員頭戴的智慧眼鏡,同步看到病患狀況,甚至可以遙控車內鏡頭來幫助他掌握病患的整體情況,同樣是透過5G來進行遠距操控。
遠傳表示,未來將與醫院合作,預期今年5G救護車就會上線。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分享文章
新聞來源
iThome 圖文/余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