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企業風雲/遠通電收ETC成功輸出國際 靠這招贏得各國肯定

企業風雲/遠通電收ETC成功輸出國際 靠這招贏得各國肯定

世界第一個高速公路全面採用電子收費系統,也是世界第一個成功把定點式的人工計次收費,全面轉換成無柵欄電子計程收費系統的遠通電收,在台灣電子收費系統穩定後,積極向國際輸出台灣ETC的技術、經營管理經驗和智慧化交通管理系統,歷經七年後,終於落地泰國,成為台灣系統整案輸出的第一例 。而遠通之所以可以成功輸入泰國,就在於他不只幫泰國建置新一代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還讓泰國也能將智慧化交通管理系統整合起來。

據指出,我順利推動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後,包括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印度,中亞的哈薩克,東歐的波蘭等國,都曾遠道來台參觀,遠通藉由外賓的參訪活動,順勢介紹其建置、營運管理的ETC系統,多個國家對於台灣全長達926公里的高速高路,都能順利使用ETC,很感興趣,但因各國有政策或系統標準不同,以及車輛監理制度不如台灣完備,多仍僅留在顧問案或只到建置示範道路的階段,尚未完全引進遠通的系統。

因遠通在台灣建置、營運ETC時,過程中發生不少爭議,因此導致公司出現鉅額虧損,在系統穩定營運後,遠通希望以台灣成功的經驗,將ETC經營管理技術向國際輸出,藉以增加營收,2014年後,遠通開拓國際市場,其中又以經濟快速發展、基礎建設加快推動的東南亞國家為主。

一開始,遠通內部很單純的認為,只要將台灣成功的技術、經驗和管理模式,原封不動的「移植」到東南亞國家即可,結果一到當地,才發現各國文化差異頗大,政府對高速公路收費的方式、人民的使用習慣都截然不同,很難全盤原封不動的複製過去,尤其多數東南亞國家連道路興建都採用BOT,且各國邊界是陸地相接,公路可以直接連通,與台灣的單純海島、公路系統獨立又封閉完全不同,加上多國政權更替時,政策極易出現變化,使得遠通初到東南亞國家相當辛苦。

為了有效地打進東南亞市場,遠通重新布署。首先,由於東南亞國家並不認識遠通,所以他們必須自我行銷,但因付不起龐大的廣告費用,所以積極參加國際比賽,藉由贏得國際大獎的肯定,來讓各國政府、當地廠商和顧問公司,認識遠通電收是什麼樣的公司,這一策略果然奏效,遠通拿出在國際贏得的多項智慧運輸系統大獎,很快便讓各國了解及肯定他們的實力。

第一步成功後,接著遠通認真的做功課,仔細研究各個國家的現況,包括當地風俗民情、政府政策,有哪些競爭對手、哪些又是可以合作的夥伴,以及那些國家的發展機會較大。

第三步,開始將ETC系統包裝成產品,介面也更國際化,讓「買家」易於看懂他們的產品。第四,積極培育人才,包括語文、市場行銷、顧問、參加標案的工程等全方位的人才。另外,還分析各國的政經情勢、匯率狀況、現有系統痛點、遠通本身的優勢等等。在準備充分後,遠通雖然只擔任幾個國家的電子收費系統顧問,但透過顧問的身分,讓東南亞國家更了解遠通。

在東南亞國家因經濟快速發展,道路愈來愈壅塞,加上節能減碳已是國際潮流,以及疫情爆發後,各國都盡量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不需與人接觸便可快速通行的ETC系統,因此加速了建置速度。

遠通指出,他們的ETC系統,除了可節能減碳、避免雍塞,更可透過車輛資訊的蒐集,以數位化、大數據分析方式,進行車輛管理、交通疏導措施,也就是智慧化的交通管理系統,極符合東南亞國家的需求,也正因ETC的強大效能,終於成功落地泰國,提供其創新的電子收費系統與交控系統整合設計、建置與輔導維運。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花絮
分享文章
新聞來源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台北即時報導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