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結集團及產業合作 元智大學邁向國際化
二0三0年,元智大學校園將有一番新風貌。由聞名全球的建築結構詩人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規劃設計,結合紀念、展覽、藝文表演等功能的「遠東國際會議中心」,即將在五年後落成,成為台灣藝文新地標。
配合桃園都市更新計畫,區域內還將建設亞東醫院桃園分院,與元智籌設學士後醫學系的目標相結合。在此之前,元智第六個學院─醫護學院已獲教育部同意設立,並已有醫學研究所及護理系;啟動元智培養醫護人才的第一步。
在母集團(遠東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元智持續提升軟硬體,為學生打造資源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辦學成果斐然,由臺灣科技大學校長轉任元智大學的廖慶榮校長充滿信心地表示:「隨著遠東國際會議中心的建設和都市更新的完成,元智大學將與區域發展同步提升,邁向世界前500大,成為台灣的一流學府。」
完善補助及機制 鼓勵學生看世界
元智在國際化方面卯足全力,積極推動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全英語教學,且大力為學生創造海外學習機會,這是廖校長2022年上任以來相當重視的任務之一。
今年暑假,元智即規劃加拿大、韓國、日本、菲律賓等多所大學的國際學習營,且由校方提供高額經費補助,例如,加拿大學程每位學生可獲得補助四萬五千元,日本及南韓學程則補助三萬五千元。廖校長強調在集團穩定提供經費支持下,此模式將持續發展,「我們計畫推動整班交換,希望三到四成學生皆能實現出國學習的夢想。」
創造本地生飛往世界的機會,元智也將外籍生帶進校園。截至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元智校內的外籍學位生人數近九百人,占學生總數約百分之十,若包含交換學生則達百分之十二。雖然外籍生人數不是最多,但元智的外籍生都是來讀書的,而不是來打工的。
近年儘管陸生數量大幅減少,元智的外籍生及交換生數量仍穩步增加,主要原因是元智在海外成立專責的海外拓廣中心,聘僱當地校友執行招生工作,避免仲介介入的疑慮。廖校長進一步說明,「我們借鏡國際名校如美國聖母大學(Notre Dame)成立的海外中心,除執行招生任務外,另一重要功能是為出國學習學生提供當地協助,確保學生海外學習體驗的品質。」
成立企業書院 培育產業需求人才
為學生的未來鋪路,元智非常重視產學合作,與國內外企業攜手培育人才的計劃頗具高度及廣度。元智率先與全球雲端科技三巨頭—Microsoft、Google、Amazon建立合作關係,協助學生取得專業證照。
元智與眾多知名集團企業合作成立企業書院。書院課程由學校與企業共同設計,學生在學期間可修習四至五門課並獲得相關證照。目前約有四百餘位學生選讀台積電開出的半導體學程,修習完成的學生將能優先獲得面試機會。因應產業需求,元智並新建共三層的半導體與環科實驗室,預計在一年半內完工,將能提供更多半導體研發能量。
優秀學生來自優秀教師,在集團支持下,元智全校教師薪資普遍較其他私立學校平均高出一萬元以上,有效吸引並留住優秀的教學與研究人才。
以元智畢業生薪資來看,顯然元智近年努力方向正確。根據二0二三年最新數據,大學部商管學群畢業生平均薪資高出全國5000至8,000元;工程學群畢業生高出2,000至3,000元;碩士班工程、管理、資訊等學群畢業生則都是私立大學的前兩名。「這些成績顯示無論在哪個領域,元智畢業生皆具備強大競爭力。」廖慶榮說。
參與國際活動 深化影響力
展望未來,元智將發揮更強大的影響力。掌握台灣科技業全球躍升的機會,元智將爭取扮演國外與國內產業之間的橋樑角色;協助國際企業運用台灣高效率製造實力,「此模式能深度鏈接學術與產業資源。」廖慶榮說。
針對永續推動,元智榮獲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第一屆「TCSA臺灣永續獎全國十大永續典範大學」殊榮。元智更是台灣唯二以學校名義進入COP29氣候峰會藍區(Blue Zone)的大學。COP 會議分為「藍區」與「綠區」,前者為官方談判區,設有國家館和國際組織等展場;綠區則是各國企業與非政府組織(NGO)的技術展示及倡議場域。
元智今年三月將與遠東集團及歐洲創新聯盟(EAI)共同主辦Smart Zero City智慧零碳城市國際會議。透過各種國際連結,元智致力成為一所深具國際視野及影響力的優質大學。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永續發展目標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Cheers 整合傳播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