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亞東醫院SBRT療法助高齡患者消除腎臟腫瘤

亞東醫院SBRT療法助高齡患者消除腎臟腫瘤

新北市板橋亞東醫院分析資料顯示,對於高齡患者來說,癌症治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恐懼,常常帶來巨大的壓力與焦慮,特別是傳統治療方法,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和嚴重副作用,對患者的身心都是一大負擔。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表示,尋找既能有效控制腫瘤,又能減少副作用的治療方式,成為臨床上的重要課題。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以高度精確、效能卓越、副作用低等優點,為高齡癌症與腎臟腫瘤患者,提供了非侵入性的治療新曙光。

亞東醫院舉例,75歲的宋姓女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以及慢性腎病,過去追蹤腎功能指數(血清肌酸酐, Creatinine)維持在1至2之間。今年3月,由於出現血尿及尿量減少,被轉診至急診,同時血清肌酸酐指數飆升至4.61。透過影像學和病理診斷,確診為第三期右側腎盂泌尿上皮癌。

由於宋女年事已高而且希望保留器官,醫療團隊中的泌尿科醫師曾一修、腫瘤科暨血液科病房主任鄧仲仁及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等人討論後,決定對右側腎盂腫瘤進行5次SBRT治療,並合併化學藥物治療。

亞東醫院表示,在醫療團隊的密切合作下,宋女的療程順利在兩週內完成,過程中病患耐受良好,僅出現輕微的疲憊副作用。3個月後的磁振造影檢查顯示,原本約6公分的腎盂腫瘤已完全消失,內視鏡檢查顯示右側腎盂與尿管內膜僅有輕微腫脹,尿液細胞檢查未發現腫瘤細胞。後續的腎功能指數穩定維持在2左右,而且病患的日常生活未受影響。曾經因診斷的憂心,隨著療效的顯現而煙消雲散。(圖 / 亞東醫院提供)

醫師曾一修 (圖 / 亞東醫院提供) 指出,腎盂泌尿上皮癌,約佔腎臟腫瘤的5%至7%,占所有泌尿上皮癌約5%,而且這疾病在男性中的發生率高於女性。危險因子包括抽菸、接觸化學物質、慢性尿毒症、烏腳病流行地區、有家族史及曾罹患下泌尿道上皮癌的患者等。

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約15%的患者並無症狀,通常是在其他檢查中偶然發現。大部分患者多以無痛性血尿來表現,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腎積水、腰痛、疲倦、貧血、體重減輕或因骨頭轉移而引起的骨痛等。初步篩檢方式包括一般尿液檢查、細胞病理學檢查、超音波及靜脈腎盂造影。診斷泌尿上皮癌則以泌尿內視鏡加上組織切片診斷為主。

曾一修表示,治療腎盂泌尿上皮癌的方法,包括外科手術、化學療法、放射治療、免疫療法和激素療法等。目前手術仍是治療腎盂泌尿上皮癌的主要方式,需切除整個腎臟、全部輸尿管及包圍腎臟的脂肪。透過達文西機器人輔助式手術,可以減少手術疼痛、出血量及傷口大小,但對於高齡及多重共病的患者而言,手術仍可能伴隨較高的風險和副作用。

幸運的是,利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對腎臟腫瘤透過影像導引提供非侵入式、高精準度治療、超短治療時程、高局部控制率,且治療後5年內未見腎功能惡化。

謝忱希提醒,預防腎盂泌尿上皮癌的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定期檢查。也呼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非常重要,包括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或其他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在飲食方面,應保持清淡且營養均衡,避免長時間憋尿。此外,應謹慎使用藥物,避免隨意服用成藥或接受不必要的激素治療,以免增加癌症風險。

關聯事業與企業
消息屬性
公司治理
永續發展目標
  • 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
分享文章
相關下載
新聞來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

相關消息

更多消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